光有如同水波一般的繞涉現象,要了解這個現象,首先要對波有些概念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碰到許多種類的波,例如聲波、水波。這些波都有三個類似我們身高、體重的數值,就是波速、頻率及波長,而三個的關係為波速等於波長(wavelength)乘以頻率(frequency),其中波速就是波前移動的速度,頻率就是一秒內被製造出來的波數目。如果你在水面放一個障礙物,而只留一個小孔,這時水波經過障礙物時,會有繞過障礙物而再生水波的現像。科學家就是要從這些性質來猜測光到底是什麼東西。但是這些現象也讓科學家對光的看法分成兩派,一是以牛頓為首的粒子說學派,另一派是以英國科學家虎克及荷蘭科學家海更斯(Christian Hygens)為首的波動說學派。
目前分類:物理學 (6)
- May 10 Tue 2005 20:02
光的論戰 The Fight of Light
- May 05 Thu 2005 20:01
神秘的光 Mysterious Light
光是我們每天在日常生活都會碰到的東西,早上太陽出來,我們就會看到陽光,晚上我們將電燈打開,就會有燈光跑出來,我們也可以在夜晚的天空看到月光與星光,或是今日我們將電視機打開時也會有光跑出來,所以光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,光讓我們能看見各種東西。我們人類古代就利用光來做很多事情,你可以想一想,如果你是一個古代人,你會怎樣利用光,又可以用它來做什麼事情。
- May 02 Mon 2005 20:59
牛奶河 (II) The Milky Way II
瞭解了銀河的構造和形狀,接下來我們或許會問銀河系到底有多大,要回答這個問題前,讓我們先來想一些問題。首先是如何知道你的學校的周長有多長,這個問題很簡單,我們可以拿一把長尺慢慢量,也可以計時自己一百公尺走多久,然後計時自己繞學校一圈要多久,這樣也可大概知道學校有多大,當然還有其他方法。
- May 01 Sun 2005 21:55
牛奶河 (I) The Milky Way I
這也是以前寫過的文章,現在將它修改過------
如果你在高山上,在天氣不錯的夜晚,你可以看到很壯觀的星空,你會看見一條從地平線的一方延伸到另一方的星帶,古希臘人也看過這星帶,把它稱為牛奶河(Milky Way),在中國我們叫這條星帶為銀河,而這星帶上無數個星球組成的系統,我們稱為銀河系。我們太陽系是位於銀河系中的一個小系統,而且是在銀河系靠近外圍的地方,並非在銀河系中央,這也就是夏天所看到的銀河會比冬天看到的銀河燦爛的原因,你可以試著想像你站在麥田中間,不管你從任一方向看過去,都是一望無際的麥田,但是如果你站在麥田的邊緣,那就不會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麥田。
- Apr 30 Sat 2005 22:47
藍色的海 Blue Ocean
這是以前寫的,再將它改寫過,關於海為何是藍色------
"媽媽" "這個大海叫什麼名子啊?"
"這是地中海" 在甲板上,一對母子正在看海。
"那為什麼叫地中海呢"
"因為它四周被陸地的包圍,所以叫做地中海呀"
"媽媽!那它為什麼是藍色的呢?" 這位對答如流的媽媽突然不知要怎麼回答。
在甲板上站了另一青年,正在聆聽這對母子的對話,此時這位青年就很有自信的跟這位小朋友說 "因為海反射了天空的藍色,所以它呈現藍色" 這位小朋友對這樣的回答似乎覺得很對,所以沒再問下去。而這位青年向這對母子告別,走到甲板的另一方,望這大海,若有所思的樣子。
- Apr 29 Fri 2005 22:36
Relativity